乘地铁出站后顺手买把菜,武汉首座“地铁菜市场”就在洪山广场

[白城市] 时间:2025-04-05 04:30:56 来源:深仁厚泽网 作者:卢庚戌 点击:160次

PM2.5、PM10浓度分别为34微克/立方米、53微克/立方米,均达到国家二级年均浓度标准。

对于这种工作模式,他还表示,希望能够进一步扩大驻点城市的研究区域范围,并建立长效工作机制,设立近期和中长期的工作计划,更有针对性地解决企业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而针对其他重点地区,攻关联合中心也提出了建立重污染过程专家会商和分析工作机制、提升重污染过程监测预报能力、精细化重污染成因和来源分析、应急预案的修订和实施效果评估以及建立舆情分析工作机制的工作建议框架,达到从建立重污染天气应对技术体系,到典型城市应用示范的预期成果。

乘地铁出站后顺手买把菜,武汉首座“地铁菜市场”就在洪山广场

但课题组对早前几次重污染过程的研究表明,火电行业超低排放改造、散煤治理和散乱污企业整治取得一定成效。此前在山东德州举行的2+26城市跟踪研究现场交流会上,来自山东、天津、山西等2+26城市环保局主要负责人及各城市驻点工作组主要负责人共150余位业内专家参加。以北京为例,去年入秋以来,硫酸盐在北京市PM2.5中的占比已经降至约10%,过去一直认为燃煤排放是冬季的首要污染源,对重污染期间PM2.5的贡献可高达50%左右。专家们还发现,京津冀秋冬季PM2.5爆发式增长的成因可以分为本地积累、区域传输、二次转化3种类型,不同地区、不同时段,3种类型的贡献比例也各不相同。课题设计更加贴合当地实际情况,有利于研究成果落地据了解,此次28个课题实施方案共分四大专题,分别为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重污染成因和来源排放现状评估和强化管控技术大气污染防治综合科学决策支撑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对人群的健康影响研究。

这样安排能带动各地的参与积极性,也能使课题设计更加贴合当地实际情况,有利于研究成果的落地。此前,环境保护部相关负责人曾表示,大气攻关课题是借鉴两弹一星攻关模式,聚集所有优势团队和优秀科学家,成立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形成了一支1000多人的攻关队伍。在初期基础性工作中,土壤污染状况以及污染地块分布调查需要监测先行,从而摸清家底。

受益于水环境治理整体产业链的快速增长,水质监测行业的潜在空间和市场化趋势会使各路资本的涌入进程加快,未来潜力巨大。以2017年为例,环保部相继印发了《环境空气自动监测臭氧标准传递工作实施方案(试行)》、《大气PM2.5网格化监测点位布设技术指南(试行)》等四项技术指南,且首个《大气VOCs在线监测指南》也在北京发布。根据环保部、国土资源部联合出台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显示,我国土壤环境状况总体不容乐观。同时,受益于《十三五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网设置方案》、《十三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征求意见稿)》、《十三五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方案》等利好政策,以及国家对水环境治理的加大,水质监测网络重新优化布局,未来水质监测行业前景可期。

2017年,为贯彻落实土十条,环保部还发布了四项土壤污染评估、监测的环保标准。土壤监测我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仍处于起步阶段,为加快行业整体发展进程,政策层面率先发力。

乘地铁出站后顺手买把菜,武汉首座“地铁菜市场”就在洪山广场

那么,水质监测市场究竟会有多火?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水质监测市场规模达31.87亿元。作为环保产业的细分领域,环境监测也将充分享受到政策红利,迎来快速发展时期。根据财政部和环保部联合印发的《关于支持环境监测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到2018年,我国将全面完成国家监测站点及国控断面监测事权的上收工作,这将带来环境监测设备与第三方服务市场逐步放开。与此同时,作为大气污染防治的重点之一,雾霾、VOCs、臭氧治理逐渐提上日程,各个市场容量正在不断扩容。

与此同时,环境监测百亿规模市场将加速释放。环境监测是治理环境污染、衡量环境质量、检验治理效果的基础。为确保土壤详查工作顺利实开展,环保部印发了《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总体方案》,并已初步建成了国家土壤环境监测网。在生态污染治理工作中,环境监测贯穿于其中的每一个细分领域,给环境做体检,为污染摸清家底。

随着环境治理工作的推进,我国大气治理工作越来越细致,为了使环境监管工作全面覆盖、不留死角,厘清城市空气质量数据及污染来源,各地纷纷开始尝试网格化监管,大气监测仪器、系统成为基础设备。2018年,环保促进的供给侧改革将带来产能集中度的进一步提升,随着生态环境监管体制改革力度进一步加大、环保督察成为常态、环保税正式开征、污染减排提标力度大,碳市场建设逐渐成熟,环保投资新机遇进一步凸显。

乘地铁出站后顺手买把菜,武汉首座“地铁菜市场”就在洪山广场

我们认为,在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推动下,土壤监测蓝海有望日渐扩容,也将为行业内企业带来新一轮发展契机。根据检测行业的不同,环境监测包括水质监测、大气监测、土壤监测、噪声监测、辐射监测等,各个领域市场有望相继爆发。

近年来,在国家的高度重视、利好政策的拉动以及严格的法规标准倒逼下,环保行业迎来发展的黄金时期。环保产业提质增长,环境监管愈加严格,环境监测行业将迎来发展最好的时代。大气监测紧紧围绕蓝天保卫战,大气污染防治是必须攻坚的三大环保战役之一,受到国家和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关于推进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改善区域空气质量的指导意见》、《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措施不断落地实施。由于细分板块众多,环境监测涉及到环保行业各个子领域。因此,土壤监测行业将成为土壤防治产业的一大风口。其中,作为十三五乃至更长一段时间大气污染治理领域的主角,VOCs治理市场将迎来爆发式增长,十三五期间市场规模预计将超过1500亿元,这也将直接刺激大气监测行业的发展。

随着后续相关法规政策标准的接踵而至,以及各地不断加大在水污染防治的投入,为水质监测市场营造了俱佳的发展空间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在2016年、2017年两年间,分四批在全国实施进驻督察。

在督察成效方面,环保督察促进企业进一步加大了排污管控和整改力度,去年蓝天明显增多了,这主要得益于督察和限产政策的落实。国家环境保护督察办公室副主任刘长根表示,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为重点,下一步会对第一轮环保督察情况进行梳理总结,同时研究推进环境保护督察法规制度建设,逐步将环境保护督察纳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

中央环保督察,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的一项重大制度安排。通过中央环保督察,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正在实现制度破冰。

不到两年时间,中央环保督察对31个省(区、市)存在环境问题进行了一次全面摸底。更为值得关注的是,此次环保督察不回避经济利益关系,督察工作围绕企业展开,着力解决一些地方经济发展要求环保让路问题。2015年8月中央印发环境保护督察方案,2015年12月启动河北省督察试点,两年时间过去,中央环保督察已经实现31省份全覆盖。此外,今后环保督查问责机制也将成为一种常态,在这种大环境下,地方政府的环保工作也将常态化。

与此同时,不仅是河北,中央环保督察所到之处,都容不得一点藏污纳垢。督察工作将以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的形式,对省区市党委和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开展,并下沉至部分地市级党委政府部门。

中央环保督察同时也是迄今为止针对环保所进行的规格最高、最具影响力的督察。督察组对31个省份进驻过程中,将督察工作落到实处,推动解决群众最关注的环境问题。

2018年起还将开展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针对老百姓关注的突出问题,开展点穴式专项督察。而在督察整改方面,启动督察以来,各省(区、市)已针对性地出台或修订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法规、制度标准等240多项。

环保部部长李干杰如是说。在地方掀起环保风暴的同时,中央环保督察也落实了严抓严打严问责。中央环保督察下一步的工作如何部署,外界也颇为关注。中央环保督察制度从推出的那一刻起就定位在高规格上。

中央环保督察组所到之处,动真格、办实事,严抓严打严问责,保障了环保督察的大力度实施。只有深入推进督查,发现问题才更具体,效果更到位。

近日,第一轮中央环保督察对全国31个省(区、市)完成了全覆盖。目前,中央环保督察完成全国31个省(区、市)的全覆盖,并公布了所有督察情况反馈。

中央环保督察不是一阵风,第一轮针对31个省份的中央环保督察结束后,督察办将紧盯各省的整改进展。至此,此次中央环保督察已历时两年多,范围广、时间长、力度大,被称为我国环保有史以来、国家层面直接组织的最大规模行动。

(责任编辑:太冲)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